福利书屋 - 经典小说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在线阅读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59节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59节

    赵匡胤:“???”

    真正的赵德芳一脸懵逼,他忍不住问身边伺候的宫人,“天幕说能证明?”

    宫人不明觉厉,点了点头。

    十七岁的赵德芳又是惊讶又是好奇地望着天幕,会怎么证明呢?

    **

    “荒谬!这怎么会一样呢?而且生子是妇人之事,与男子何干?”一名员外打扮的中年男子骂骂咧咧,“生不出男孩是女人不行,还怪上男人了……”

    “李员外家中妻妾生的都是姑娘,这一个不行就罢了,好几个都不行,恐怕真如天幕所说生男生女是男人的问题,与女人无关。”

    “是她们肚子不争气,与我何干?”

    “别吵了,天幕说有办法证明,继续往下听吧。”

    “后世好多东西我们都没见过,之前朝廷发的那些农具就是照着天幕上那些书做的,可好用了,你们不是都用过吗?还有那大水车,谁用过不说好?

    后世比我们先见得多,依我看,天幕说的肯定是真的。”

    ……

    听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各朝代的古人心中只觉得不可思议。

    男丁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啊!

    而且服兵役、徭役的也是男丁,要是家里没男丁,一旦打仗家里的老人都会被拉走。

    还是说后世已经不打仗,不服兵役了?

    在田间除草的少女一边掉着眼泪一边拔草,“阿娘,天幕说生男生女取决于阿爹,不是你生不出,你没有错。”

    可惜她的阿娘为了生弟弟难产去世了。

    【看到这里有没有很羡慕?学过生物学的我们都知道基因遗传规律中有一条就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太自由了,生娃就跟开盲盒一样。

    有人能开出王炸,比如唐高祖李渊就一连开出了两张王炸——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

    李渊本人能力是有,但有限,不然也不会在最鼎盛的朝代做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了。看看平阳昭公主,再看看李世民,谁不赞一句李渊真会生孩子。

    然而事实真如此吗?李渊一共一十一个儿子,十八个女儿,只有平阳昭公主和李世民脱颖而出,再算一个李建成好了,总共也就三个,还都是太穆皇后的孩子。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太穆皇后的基因很优秀,生的孩子除了李元吉外,个个都人中龙凤。

    有人明明双王组合却开出普通卡。比如刘邦和吕后,明明爹妈都这么厉害,却生出刘盈这么不争气的儿子;比如李治和武则天,双王组合却没有一个孩子继承他们的优良基因。

    当然也有负负得正,比如李隆基。唐睿宗和窦德妃的儿子,唐睿宗两登帝位,三让天下,很识时务,但确实没什么作为。

    李隆基不管怎么说,前半生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他能早死一十年,绝对可以排进古代十大帝王榜。

    后世也不会惋惜多好的皇帝,可惜死得太晚了。】

    大秦

    秦始皇虽然听不太明白什么染色体、基因、生物学,但后面的举例他听懂了,不仅听懂了,还感同身受。

    他好像知道为何他没有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了,因为孩子生母不够聪明。那他给扶苏找个聪明的女子会不会开出王炸,不对,生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其他儿女也不能马虎,负负也是能得正的,广撒网才能多捞鱼。

    再给他十年时间,天下可定,到时候只要三世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大秦会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一百年,若他也能活一百年该多好。

    唐太宗时期

    太极宫的李渊:“……”他要生气了!真的!

    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拿他举例,还是这种贬低他的举例,什么叫在最强盛的朝代做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

    会不会说话啊!

    他好歹也当了九年的皇帝,还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怎么就没有存在感了?

    **

    另一边的李世民心情极为复杂,好消息:他有了一个好儿子;坏消息:这个儿子身体不太好,导致皇位被老婆窃走了。

    平心而论,他这个儿子在位期间确实干得不错,对外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唐朝的疆域在他手中达到了最大,对内打压世家,发展经济,知人善用。

    要是换一个儿子上位,他不确定会不会有李治干得好。可是李治有武则天这个老婆,儿子也不太行,孙子嘛……

    想到李隆基,李世民心情更复杂了,这瘪三怎么不能早死一十年?要是李隆基能早死一十年,他还是愿意再次把皇位传给李治的。

    承乾已经让他失望过一次,这次是否还是会一样?

    武周时期

    “婉儿,你听到了吗?”女皇武则天斜倚在龙椅上,声音愉悦,“天幕在说朕。”

    原本垂眸深思的上官婉儿回神,“陛下之前不就猜到了吗?天幕是女子,书中的主角大都是女子,若以后人的眼光看我们这些古人,最崇拜的肯定是陛下您。”

    武则天轻笑,“天幕这一次的内容朕爱听,让言官一字不落的记下,回头呈上来。”

    “是,陛下。”

    “基因遗传,有意思。后世到底还有多少新奇事物?朕每次都觉得这便是最好的,下一次天幕出现又会说出一个闻所闻问,见所未见的东西。”

    倘若她也可以活两百年该多好,她定可以创下一个千古未有的大周。

    武则天望着天幕,眼中充满了渴望。

    若有两百年,她何须担心继位者问题。

    汉武时期

    “生物学?”和上次的物理学是什么关系?听到这里,刘彻已经能肯定后世研究出生男生女的原因,并且验证了生男生女都一样,都能延续香火。

    可这又怎么样,百姓还是会选择生男孩,男丁才是家中的顶梁柱。

    他更在意的是研究这些的目的,以及基因是如何改变寿命的。

    第58章 五十八章 澶渊之盟

    【前面说的是父母遗传, 也有一些很稳定的父系或者母系基因遗传。

    就拿我们这次说的大宋背景举例好了,赵光义的基因就很稳定,除了一个基因突变的宋哲宗, 赵光义这一脉的皇帝一脉相承的懦弱,怯战的基因被他们刻在骨子里。

    从赵光义高梁河战败开始,赵光义就对战场有了心理阴影,不敢再御驾亲征, 所以有了贻笑千年的胜利——瓦桥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是发生在太平兴国五年,也就是公元979年, 十月初一, 辽景宗与群臣商议出兵。十月初八赵光义下令让五个州的将领率兵增援瓦桥关。

    在此之前, 大辽对北宋发起的满城之战和雁门关之战都输了,辽景宗不服气,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于十月十一日出征。

    赵光义得到消息后,觉得辽景宗都御驾亲征了, 他不御驾亲征有点没面子,于是他也决定御驾亲征。

    但他又有心理阴影不敢上战场, 怎么办呢?拖!

    辽景宗在十月二十日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固安, 赵光义十一月初七才下诏北巡,注意不是御驾亲征,是北巡(狗头)。

    十一月十日赵光义从开封出发, 十四日到达长垣,现在从开封到长垣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 赵光义用了四天, 就算古代行军速度再慢也不可能用到四天,这简直比蜗牛还慢。

    一直到了十一月十七日,赵光义才磨磨蹭蹭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当时河北最南端的一个府郡。

    而此时辽军已经四战四胜,凯旋而归了。

    但在宋史中的记载,这场战争是北宋赢了,赵光义甚至留下了“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的感慨。

    然真实的情况却是赵光义害怕上前线,一直拖着,等辽军班师回朝了就对左右说:“瞧,辽军一听到朕御驾亲征就望风而逃。”

    这就是贻笑千年的胜利。

    赵光义对战场有心理阴影这其实可以理解的,毕竟高梁河之战中他大腿中了两箭,差一点就被耶律休哥活捉,而且伤好之后每到阴雨天腿就疼,一直在提醒他当时的危险。

    但不能理解的是他不敢上战场还要下诏北巡,拖拖拉拉耽误战机。

    这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他那点忌惮武将的小九九,令五州将领率军援助瓦桥关,却没有指定一个阵前总指挥,导致五州将领谁也指挥不了谁,各自为战,输得一塌糊涂。

    瓦桥关之战宋军四战四败,赵光义要负大部分责任。

    赵光义之后的宋真宗更加一言难尽。更可怕的是宋真宗是大宋最后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

    而且宋真宗的御驾亲征还是被宰相寇準“挟持”而来的,宋真宗本人并不想上战场。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大大的鼓舞了士气,加上指挥得当,这场宋辽战争中北宋赢了。

    然后在宋军占优势的情况下,宋真宗主动要和辽国议和。

    辽国打了败仗正士气低落呢,一听大宋要议和,瞬间满血复活,并且狮子大张口,说议和可以,但是大宋得归还之前周世宗北伐取走的“关南之地”。

    这么丧权辱国的条件就算是宋真宗愿意,宋朝的官员也不愿意啊,何况寇準本来就反对议和,寇準当即就表示辽国太过分了,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收复失地,为什么要议和?

    宋真宗没有采纳寇準的建议,派了使者去和辽国说,只要辽国退兵,大宋可以每年给辽国一些银、绢,至于辽国提的领土要求不能答应。

    僵持之下,按照宋方给出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商议银绢数量时,曹利请示宋真宗,宋真宗说;“实在不行的话,一百万也可以。”

    还是寇準威胁曹利,“虽然官家有旨,但你去和辽国交涉,答应所给的银绢绝对不可以超过十万,否则,你就不用回来了,那时我必砍了你的头[1]。”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这里提一下,宋真宗泰山封禅的理由之一就是签订了可歌可泣的“澶渊之盟”,为大宋带来百年和平。

    后世评价大宋虽无燕云十六州,却收十倍之功,澶渊之盟是利大于弊。

    但澶渊之盟带来的和平让后来的宋皇帝爱上了这种花点小钱就能买来的安定,从此北宋放松了军事力量,沉溺于这种虚假的和平之中,毫无居安思危之心,为后来的亡国埋下了导火线。

    从宋太宗到宋钦宗八个皇帝,除了一个哲宗主战,其他全都遗传了赵光义的怯战基因,不得不说赵光义的基因真强大。】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眼前一黑,破口大骂:“赵光义你生的好儿子*;amp;;amp;*…(脏话)”见过打败仗求和的,没见过打胜战还主动求和的。

    这鳖孙到底是赵光义哪个儿子?

    随随便便就许出去一百万银绢,钱多烧手吗?

    丫的,不给他把这笔钱挣回来,他就让这小子体验一下什么叫人间疾苦。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回禀,“官家,晋王到了。”

    赵匡胤沉声道:“让他给我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