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书屋 - 言情小说 - 女帝生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

分卷阅读17

    后世即使有那么几个机灵的想要仿效,却悲催的发现了一件事。他们没有那么多钱来cao办。天知道李若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熙照朝共三十二年,人均收入为历朝第一,国库收入为历朝第一,粮食储备为历朝第一,世家贵族们的豪华生活也是历朝第一。这在各个阶层都是有真实的数据记载流传下来的。

李若棠以事实证明,没有人比她做的更好。

文人们可以载入史册的、最辉煌的、独一无二的辩论大典恰恰只有在女帝统治的年代才有。

后世甚至有不少人猜测,熙照女帝是天女下凡。观音转世。

熙照女帝在登基后并没有怎么禁制民间言论,很多君臣相知的感人事迹都有流传。女帝手下更是有无数千古流芳的传奇名臣名将。位极人臣者,有几个不想有盛名流传后世。这样的一位皇帝,即使她是女人。在她的手下做臣子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女帝,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但是。

李若棠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儿子,之后周朝也都是男性为帝。直到三百三十二年之后,第二位女帝出现了。周朝的亡国女帝,周肃宗李青瑶。

李青瑶的兄弟们,在皇位争夺战中,纷纷落马亡故了。她十岁登基,年号景丰。娶了一位年长她十二岁的丈夫,皇夫摄政王叶承祜。景丰十五年的时候,李青瑶禅让皇位给了叶承祜。叶承祜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国号夏。年号新尧。广纳**,封李青瑶为皇后。新尧五年,李皇后之子,年仅七岁的太子因病夭亡。新尧七年,年仅三十二岁的李青瑶亡故。至此,李氏家族的时代烟消云散。

所以说,女帝,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那。

廖其珍接到旨意后就在家闭门谢客,林珂和张奉英也是一样。

如果说清流士大夫的心情是忐忑不安,世家勋贵们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夏高祖叶承祜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是李青瑶的丈夫。

世家勋贵们都很愤然。

亲爱的陛下,您怎么可以这样为难您的臣子们呢?画这么大一块饼在面前。您让臣是吃还是不吃呢?这皇夫是做还是不做呢?江山是篡还是不篡呢?到底是您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这只是一个阴谋呢?这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您真是太坏了!

在这样风雨欲来的形势下,伴读的人选就微妙了。

清流们自持身份,商量了半天决定就认一个死理。静观其变。是明主,咱就正常辅佐。是李青瑶之流,咱就拖她下马。叶氏皇族还是有一些旁支远亲的。

世家勋贵们心思各不相同,采取的方法倒是和清流很一致,也是静观其变。不过,这伴读人选还是要出的,皇帝只会选择世家的孩子。

承庆帝似笑非笑的对着勋贵们说:“朕只要嫡子。”

然后勋贵们就悲催了。

李若棠前辈有过很多划时代的伟大举措。在世家勋贵的传承上也是一样。

爵位无论高低,共分两种传承。第一种,是世袭罔替。第二种是一代代降袭递减。

世袭罔替是很珍贵的,连皇子们被封的王位都只能代代降袭。以无上荣华富贵酬谢无上之功劳,是莫大的恩赐。

然后李青瑶说了。我能理解大家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想要代代富贵的愿望。所以呢,就有了这么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不过,我只认嫡子说话。只有嫡子,才可以不降爵的继承。如果是庶子,就要降一级。以示嫡庶有别。当然,如果这位庶子生了嫡子,那就还是一样继承他老子的爵位。如果没有嫡子,还是庶子,就继续降一级。以此类推。

然后,李若棠又补充了,如果哥哥没有嫡子,爵位也是可以传给嫡亲的弟弟的。当然,只限于亲兄弟。隔代的就不行了。什么大伯、叔叔传给侄儿也是不行的。

至于代代降爵递减的,也是一样。嫡子降一级,庶子降两级。

勋贵们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想想还是答应下来了。毕竟李青瑶才是老大不是。而且那个时候的他们每人都有嫡子,还不止一个。嫡孙也同样有不少。他们不认为自家会落到连嫡子都找不到的地步。即使偶尔有一代倒霉了,也不会代代都继续倒霉下去吧。

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李若棠开国共封了世袭罔替三十六位国公,六十四个候。三代之后,犯事的,没嫡子的,一番折腾下来只剩下了十五位国公,二十二个候。

所以,对于世家勋贵来说,嫡子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陛下!您确定您不是在妒忌吗?妒忌咱们有嫡子,你没有。

不管怎么说,皇命还是要遵守的。只是进宫当伴读,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勋贵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再说,他们也确实需要派出家族成员去探探这位公主的底子。只不过,原先本着节约成本,只想派庶子的,现在不行了。陛下生气了。鱼儿是很挑剔的,只吃香饵,不吃馒头屑!

谁家有几个嫡子,那是记录在案,逃不掉的。名单报上来后,承庆帝心情很好,打算让他可爱的小女儿亲自看着挑选几个。结果叶明净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父皇,是不是就像您选秀一样?”

承庆帝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冷静了下来。没错,士可杀不可辱。不能引起世家勋贵们的反感。清流们那里也说不过去。幸好,幸好!

叶明净其实只是怕烦。她不相信就凭一两眼能看出一个人的好坏来。再说都是些孩子,变性很大。而且,这些嫡子们的世家背景她都不清楚,真要她自己去选,还得做许多功课。何必这么麻烦呢?能者多劳,让承庆帝去搞定就好了。要得罪人也是他去得罪。

----------------------------------------------------------------------------------------

(今天还有一更。)

正文第十二章上书房(一)

最后,承庆帝给她挑选了四个伴读。其中两个是老熟人,薛凝之和齐靖。

也难怪,这两人本就是他精挑细选了给六皇子的。现在依然可以继续给女儿用。

另两个。一个是庆国公胞弟的嫡次子,八岁的孙承和。一个是思康伯嫡孙,七岁的江涵。

过完年后,叶明净再次搬进了昭阳宫,不过这次不是住在西偏殿了,而是住在了东侧的芳菲殿。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正殿、书房、卧房、暖阁、衣帽间、储藏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