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书屋 - 言情小说 - 女帝生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1

分卷阅读201

    几个男人闻言纷纷笑他,荤话不断:“怎么样,是不是比你的要白……”

孙承和脸涨得通红,羞愤欲死。

贺安鹏拍拍他的肩:“军营里都这样。大家也就是说说。”

“是啊。”何二壮也安慰他,“习惯了就好……”

孙承和悲催的别过脸。就算他能习惯,太女殿下还在呢天那这些人不会被杀头吧。

叶明净倒是没听见这些话,她知道自己在这里的定位,远之恐漠,近之则狎。站的离这些人颇有一段距离。虽然她也知道,他们会议论她,说些荤话。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终于,人全部到齐。顾朗一个个的点名。之后便是宣布训练守则。

“在这一个月的训练中,每人有一百分的底分。不许打架斗殴,违反者,扣分。和训练官发生争执者,扣分。想要发言者,需喊‘报告’。不经训练官同意喧哗者,扣分。每日训练任务必需完成,完不成者,扣分。每天有固定的吃饭、洗澡、整理内务时间。浪费饭菜者,扣分。卫生不合格者,扣分……”

他零零种种的说了一大堆:“各项守则都贴在你们房间的墙上。这一个月中,每天晚饭后有学字时间。个人按照自己的识字程度选择参加或不参加。”他停顿了一会儿,“每天检查五个字,一个不认识,扣一分。五个不认识,扣五分。”

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月训练(三)

众人大惊,一男子叫道:“报告!“

顾朗:“说。”

男子道:“我们是当兵的,又不是秀才。没必要认字。这一条不合理。“

顾朗冷声道:“太女殿下的亲兵,必须要识字。不必做到学文章,只求能看懂大字告示,不求字迹工整,只需别人都能认识。你们这一个月的认字,无需动用笔墨书写,能在石板上画出来即可。一个月后若是留了下来,还需继续学习。这是太女亲兵必须达到的要求。觉得不能做到者,可以现在退出。“

不管是精锐骑兵还是未来的中层将士,普及文化这一点都是必要的。识字的意义,叶明净和李若棠一样清楚。知识,是打开广阔天地的一扇门。只有识文断字,才可以真正的跨越到另一个高度。

当天晚上,文字授课正式开始。绿橘担任教官,教授了五个繁体汉字。识字的人自然是兴高采烈,不识字就全体头疼了。一天扣五分的话,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分,那一百分根本就不够扣的。于是,识字的人顿时成了香饽饽,个个都是补习先生。孙承和忙得不可开交,不停的应众人要求,将那五个字写了一遍又一遍。

在士兵们的眼里,成为太女的亲兵即意味着有高工资,高待遇。这一点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很吸引人的。于是,那一个个反复的汉字算了什么。认全了以后就能月月拿高额粮饷。在他们看来,最容易被扣分得就是这个认字。打架斗殴什么的,自己注意一下就行。至于完不成日常训练而被扣分,你在开玩笑吗?

叶明净也不停的在一张张纸上写下斗大的汉字。给士兵们带回去慢慢看,慢慢写。她在李若棠的笔记中了解到,在这个时代的士兵们,大多由募兵制征召产生,皆来自社会底层。只要有一个人能混到队长,全家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父母,姐妹,兄弟,一家人都能跟着沾光。所以,这个年代的士兵们,一份高收入对于他们来说,值得用命去博。所以,这个扣分制,只起到了两点作用。一,让他们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性。哪怕这纪律很古怪。二,教会他们识字。至于用扣分激励起好胜心和斗志,在这个时代根本就用不着。因为这是一个会穷死,饿死人的时代。现实的残酷和战场上不相上下。

李若棠在笔记中提到,只要能让战士们有一种“我参军打仗,家里人就能过上好日子。我战死牺牲,家里人同样能过上好日子。“的认知,这些士兵根本就是一支无敌的军队。他们情愿和敌人同归于尽,都不愿意战败。因为,战败了,意味着除了粮饷,什么也得不到。同归于尽了,他的战友和上司,会把她的那一份战利品以及丰厚的抚恤金寄给他的家人。比起战败,人却活着要合算的多。

"  李若棠看到了这种时代赋予的特质。她理所当然的利用了。制定了几条军规。第一,她的部队打胜仗后收缴的财物,可以留下一部分作为士兵们的补贴。第二,在战胜一个城池后,允许士兵们去掠夺属于私人的财富。第三,在战胜一个城池后,都需要根据伤亡人数取出相应份额的战利财物充当抚恤金。事后由专人护送至战士们的家乡,交给他们的亲人。同样,每位战士参军登记时都留有抚恤金收益人的几个姓名,按照亲密关系递减。这样的后事保障制度下,她拥有当时最不怕死的军队。人人都知道,去李将军的队伍里参军,是""哪怕死了我一个,也会幸福全家人。"

叶明净不知道李若棠的铁血军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周朝消失的。她读过。周肃宗时代,军队已经腐化的不成样子。吃空饷,喝兵血,比比皆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笑话,某地出现匪乱,朝廷派大军前去剿灭。按照兵部的花名册,点播了五万大军出发,心道五万大军剿灭几千人的匪乱还不是小意思。结果实际出发的时候一清点人数,只有一万多一点点。少掉的三万多,全是空名号。就这一万多人去剿匪,结果还打输了仗。最后朝廷只得再次征兵,派兵。折腾了好一阵子,才将匪乱平定。而周朝,也在这一次次的折腾中耗掉了本已不多的元气。

最后,当时的皇夫摄政王叶承祜亲自带兵四处清剿匪乱。历经十多年,才将各地的sao乱平息。他登基后,又采取置换官员,修生养息的办法,慢慢恢复中原大地上的元气。终于坐稳江山,开创了夏朝。但同时,顾头顾不得尾,他也彻底丢掉了对西域各地的控制。夏朝不再像周朝那样,有大片辽阔的土地来饲养官马。骑兵数量锐减,导致了西域地段胡人的侵略越发严重。要不是武成伯顾缉这位军事天才异军突起,夏朝估计都要沦落到和亲的份上去了。

而如今,武成伯已老,他的威名还能再镇压多久呢?

夏朝的军队,虽然不像周肃宗时代那般糜烂,但到底是禅让来的江山,没有经过大清洗。很多陋习依然存在。不然,就不会这么多年只有一个武成伯顾缉了。勋贵们的后代,还有几个人能带兵?这些人,少了侍女,只怕连衣服都穿不周全。稍稍一个小风寒,能当成绝症来调养。珍贵药材流水一样送下肚。这样的身体,对于病菌,能有多少抵抗力?兵部的官员,将军,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