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6
贾诩微微捋须,高声道:“其实也很简单,大王所做的,只是用一招远交近攻之计而已。”(。) 第六百二十二章想要复仇,来吧! 远交近攻? 颜良眉头微微一动,心中隐约已猜到了七八分。 “说下去。”颜良摆手道。 贾诩抬手遥指北面,缓缓道:“今刘备虽得幽州,但却有辽东孙公康地处极东,难以平定。公孙康与刘备接壤,必然对其心有忌惮,暗中将刘备视为敌人,既是如此,那大王何不将其引为己用。” 颜良微微点头,贾诩的计策,与他心中所想已基本相符。 “公孙康虽对刘备构不成多大威胁,但毕竟也能牵制一部分刘备的兵力。且辽东兵少而马多,我楚国兵多而马少,大王便可从海路往辽东大批购买战马,如此,所得战马虽不及刘备和曹cao,但想来也能极大的增强骑兵。而我军又有元戎连弩和弩车等利器,再辅以相当数量的骑兵,相信必可克制曹刘两家的骑兵。” 贾诩洋洋洒洒一番话,道出了他所谓“远交近攻”的计策。 此计一出,殿中是一片的热闹,众谋士们尽皆惊喜,纷纷的附合贾诩之计。 颜良的嘴角,亦掠起了一丝冷笑。 贾诩之计,正合他心意。 他依稀记得,曾经的历史中,孙权就曾试图结连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从辽东购买良马。 只可惜,那个时候,魏强而吴蜀弱已成定局,公孙渊忌于魏国之势,再加上其人反复无信,使得孙权的构想落空。 颜良不得不承认,孙权这小子虽然讨人厌。但他的很多想法却是很有开创性的,比如发兵去取夷州,再比如去辽东买马。 几番权衡。颜良决意遂定。 “文和之计甚妙,孤已决定结连公孙康,从辽东购取良马,但不知诸位爱卿,谁原为本王出使一趟辽东。”颜良扫视阶下群臣,欣然问道。 话音方落,却见伊籍旋即出列。拱手道:“臣愿出使辽东,为大王结连公孙康。” 伊籍颇有外交经验,以他出使辽东。实是最佳不过的人选。 颜良大为欣喜,当即将伊籍赞许了一番,又交待了一番结连公孙康的底线与方略。 到最后,颜良忽又想起一件事。便又道:“细作不是曾报说。袁谭和袁熙两兄弟,逃奔到辽东,投奔了公孙康,机伯此番出使,若是能将这二袁给本王带回来,亦是功劳一件。” 伊籍不知颜良要袁氏兄弟有何用,却也不敢多问,当即应命。 二袁。当年名符其实的高富帅出身,如今却落得如丧家犬一般。颜良当然想欣赏一下,出身高贵的袁氏兄弟,拜倒在自己脚下会是什么样子。 何况,颜良的铜雀台中,还藏着一位绝世美人,颜良之所以多年以来,一直忍着没有动她,就是要让她屈服到心服口服。 计议已定,几天之后,伊籍遂率领着二十余艘海船,近两千名水手,由应天而发,先沿江东下,再折往北上,由海路前往辽东。 颜良虽有海船,但由江东往辽东,毕竟有数千里之遥,就算一路顺风,来回也得一两个月,颜良的北伐战略,自不能全寄托在结连公孙康上面。 故是,在伊籍的使团出发之后,颜良就继续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北伐的准备事宜。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批大批的粮草,率先由水路开始运往北方。 诸路兵马也开始修补兵器,准备辎重,只等春水大涨,北方诸条河流水势上涨之际,随着颜良一声号令,就可以由水路北上中原。 楚国境内的诸般动向,自也瞒不过曹刘二人,散布于江南的细作。 当伊籍的船队,由应天出发后未久,细作的情报,便送到了数千里外的邺城。 …… 燕王宫,已是日上三竿,寝宫之内,燕王刘备尚在高卧不起。 大殿之中,诸葛亮来回踱步,手中羽扇也摇得不再那么潇洒,俊朗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 久不见刘备出来处置公务,诸葛亮便有些不安了。 “叔至,大王连数日都来之甚晚,莫非大王身有不适吗?”诸葛亮忍不住问道。 陈到摇了摇头:“大王身体健朗的紧,没有半点不适的征兆。” “既是没有不适,为何这都日上三竿了,还不来处置奏章?”诸葛亮奇道。 陈到扫了一眼四周,见是耳目甚远,便小声道:“军师有所不知,大王近日以来,与新夫人相处甚欢,故才会每日早上都起得有些晚。” 新夫人?相处甚欢? 诸葛亮愣怔了一下,旋即明白,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陈到口中的新夫人,正是刘备新纳的夫人刘氏,而这个刘氏,又恰恰正是袁绍的后妻。 刘备自攻取邺城后,便将自己的统治重心,从徐州迁往了邺城,自称燕王后,更以邺城为其国都。 很显然,以刘备的见识,自然深知,地处河北的大州冀州